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022-12-19更新 | 237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展示了唐宋时期“士”的转型,这些变化(     
唐代北宋南宋
精英的身份属性门阀学者——官员文人
社会成分世家大族文官家族地方精英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C.推动科举制更加严密D.表明社会风气更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统一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修建长城和大型的水利工程,动辄调动上百万人口,这主要得益于(     
A.铁制农具的普及B.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4 . 下表反映了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同姓

今山西

同姓

今河南北部

同姓

今山东南部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

同姓

今北京一带


A.同姓亲族B.功臣C.商王后代D.贤能的平民
5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这反映了(     
A.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B.秦始皇非常勤政事必躬亲
C.皇帝权力未形成高度集中D.秦分化相权加强中央集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制度变革与创新

材料一 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一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

材料二   唐朝一直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什伍”。唐后期,工商杂类入仕情况已出现,但制度上的限制仍未取消。北宋明确取消了这一限制,使过去一直被排斥于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子弟和边远地区的士人都有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机会,可以说,到了宋代,科举取士几乎已无任何身份上的限制了。像唐代那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的世家豪门在北宋已基本上消失了。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及影响。
2022-12-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贽在《藏书》中说,“始皇帝,自是 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圻,掀翻一个旧世界”。秦始皇在掀翻一个旧世界的同时,还创立了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D.国家强盛,长治久安
8 . 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B.实现了秦在全国范围的长治久安
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D.违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
9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B.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C.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2-12-09更新 | 334次组卷 | 4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希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地方管理和边疆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谋求和平,当汉朝公主的后代成为匈奴首领“单于”时,双方会成为更亲密的亲属。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匈奴,笼络匈奴贵族。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又设置田官,督率士卒屯田。

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三: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也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据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结合所学写出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解决了“混合体”出现的诸侯势大问题?
(3)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制有何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