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熙皇帝曾发出感慨:“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勉一生,了无休息。”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皇权集中
B.皇位世袭
C.皇帝独尊
D.皇帝勤政
2020-10-20更新 | 397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实现;同时君主也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这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同时,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我国历代监察都实行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不对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监察官员是“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

——整理自蒋云贵、戴正良《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再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之间的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它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防止某一个人和某个集团的独裁,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也造成了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轧、全力配合的缺失。

——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建立监察制度的原因并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权力制衡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监察体制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肯定了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C.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2020-07-29更新 | 116次组卷 | 57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在中枢机构的设置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变化,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4-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嬴政自称始皇帝B.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020-04-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材料四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2020-04-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宋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故,包拯权知开封府时规定,告状者可直接到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这一做法有利于
A.根除官吏贪腐B.改变三冗局面C.精简司法机构D.提高司法效率
2020-04-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