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清代的中央机构中设有理藩院,专门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又派出将军、都统、大臣驻扎各地,代表朝廷处理有关军政事务;对于各民族内部的具体事务也不多加干预,令其享有相应的自治权。这一管理体制
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控B.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发展
C.保证了清政府的长治久安D.维护了边疆民族的自治
2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2次组卷 | 9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80年,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政务繁重。后为减轻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为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政事。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由于文渊阁处在宫内,阁臣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地位日益提高。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亲政后,设南书房与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雍正时期内阁名存实亡。

——摘编自《明朝内阁制度》

材料二16世纪初到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英国责任内阁制度起源于都权,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逐渐发展成内阁。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统治时,当时由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首开英国责任内阁制先声,由此形成政治惯例,他实际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其形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摘编自《英国责任内阁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内阁制形成的背景。分析清朝时内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代,内阁大臣的建议写在纸上,贴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皇帝用红字作批示,称为“批红”,皇帝仅批写几本,大多数“批红”由司礼监太监按照其旨意代笔,大明祖制严禁太监读书,但明宣宗时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权力过大威胁到了皇权B.废除丞相繁重国事集于皇帝
C.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职位D.为提高太监的知识文化素质
2021-02-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国历代皇帝在同官僚的紧张关系与冲突中,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监察制度。《荀子·君道》认为君主设立监察御史在于:“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监察
A.代表皇帝维护社会正义B.目的是防止官员贪腐
C.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2021-02-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前几代分封因血缘关系近,尚能维护中央权威,越往后血缘关系越淡泊,越不能控制,导致中央权力下降,诸侯王即使不合格也不能罢免;而郡县制官员由皇帝任命,以法治及皇权来维护,不合格官员可以随时撤换。这表明
A.郡县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分封制不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C.分封和郡县是完全对立的制度D.皇权传承不再受血缘关系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选官用人制度已经成熟B.官僚体制尚未建立
C.封建等级制度趋于瓦解D.贵族政治影响犹存
8 .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秦朝官员最有可能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2021-02-02更新 | 377次组卷 | 21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谏议大夫和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耿直得很,风骨凛然。”古代弹劾官员
A.利于减少决策失误B.推动民主制度形成
C.根本上限制了皇权D.消除了官吏的贪腐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和古代雅典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权机构简表

机构名称主要职能人员构成产生办法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集体选举、审查、任免官员。全体公民全体公民自觉参加
五百人议事会常设管理机构,召集公民大会并提出议题;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抽签决定人选
十将军委员会执行机构,统帅军队,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每部落1名将军各部落首先差额选举,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民众法庭司法、监察机构,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普通公民从公民中抽签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政治文明的不同之处
(3)谈谈你对两种不同政体的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