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5 道试题
1 . 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
A.大禹治水
B.商朝的宗法制
C.西周分封
D.汉朝设郡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3 . 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下列最符合该评论解读的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私学取代官学
C.权力继承制度发生变化
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4 . “封建亲戚”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封建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016-11-18更新 | 4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十一中学(天桃实验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6 .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
A.强调血缘纽带B.重视尊卑贵贱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有利于凝聚宗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兴亡与都邑之转移。”此处“都邑之转移”应是指政治中心
A.自西方而移于东方B.自东方而移于西方
C.自南方而移于北方D.自北方而移于南方
2016-11-18更新 | 8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铁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试题(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16-11-18更新 | 2904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9 .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该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 B.王位继承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2016-11-18更新 | 75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选官制度。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中国古代选官方式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兴起的时间

分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