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根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关概念,我们可得出最恰当的结论是:在西周时期,周天子是
A.姬姓继位,根据分封诸侯制度,齐国国君也必须是姬姓
B.燕国大宗,燕国如再分封诸国,燕国国君也不会是大宗
C.天下诸侯国的大宗,宋国国君则是宋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020-01-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2019-11-01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阳民中贵阳九中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二中贵阳八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秦国“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立之”。秦景公的名字是个遂,他去世后《春秋》就记载“秦伯卒”。《公羊传》国:“何以不名?秦者,夷也,置嫡之名也。”由此可见
A.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
B.秦国没有实行分封制
C.秦国君不传位给嫡长子
D.秦国的民风彪悍野蛮
2019-09-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美籍学者张光直认为: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与兵器被国王送到自己的地盘,作为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地方上的宗族再进一步分支时,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材料反映商周时期
A.王室严格控制青铜器生产数量
B.青铜礼器成为人神联系的媒介
C.青铜器象征着政治权力和地位
D.青铜礼器和兵器制作工艺精湛
6 .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人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2019-05-04更新 | 142次组卷 | 4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2019-03-12更新 | 3124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历史试题
8 . “分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这说明西周时期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同姓诸侯国享有政治特权
C.最高统治者尚未高度集权
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9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87次组卷 | 18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贵州省贵阳二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