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周代分封齐、鲁是为了扼制东夷,分封燕、晋是为了控制北狄,分封南部多个姬姓诸侯国是为了抵御南准蛮夷。这一做法
A.使华夏认同观念在西周形成B.客观上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强化了周天子的集权统治
2 . 在内外服制度中,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但未必有血缘关系,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而在分封制中,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这说明相比分封制,内外服制
A.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对较弱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冲击了贵族世袭特权地位D.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3 . 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这反映了“周朝的革命”
A.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D.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感叹。据此可知
A.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B.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C.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D.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2021-11-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礼地官族师》中有“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埋葬”的记载。这一规定旨在
A.强化基层管理机制B.促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
C.解决民众邻里纠纷D.宣传儒家纲常伦理思想
6 . 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史上重大的历史变革,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早期国家的政治特征。
(2)有学者认为,与西周为代表的早期国家相比,以秦朝为代表的大一统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的“升级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一统国家的理解。
2021-11-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青铜礼器上大量狰狞的纹饰,为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说到底,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材料中“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指的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祭祀与祖先崇拜的结合
C.礼仪与特权的结合D.王权与社会资源的结合
8 . 出土于殷墟的甲骨刻片记载,商王武丁时有许多封国,如封在雀地的称“侯雀”,封在宋地的称“子宋”,封爵有侯、伯、子、男、任、田、亚、妇等。材料表明
A.甲骨文记录社会生活各个方面B.土地私有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
C.分封制的雏形在商代已经出现D.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与稳固
2021-11-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书记载:夏太康失国是“为界所逐,不得反国(返回国都)”;商王太甲被辅臣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日‘共和”这说明在早期国家中
A.君主专削政体受到贵族冲击B.血缘宗法制度无法发挥作用
C.贵族政治维护了政权的稳定D.国君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10 . 周初的鲁国原本是周公东征讨伐的对象之一,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地。周公长子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和他所带去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这反映了分封制
A.确立了贵族世袭权利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垂直管理
C.规制了周朝政治秩序D.使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迈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