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下表是《后汉书》列传所记载人物的家庭背景。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因政治活动而闻名的人物(所占比例)
官员的儿子或孙子88(35%)
名门望族48(19%)
社会地位低下或贫困者9(4%)
无记录可查者107(42%)
A.存在阶层固化的趋向B.名门子弟素质较高
C.察举制已经遭到破坏D.世家大族把持朝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在唐代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唯一方式B.进士科更注重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C.明经科完全脱离社会的实际D.进士科考试对唐诗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乏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
A.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B.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2021-03-18更新 | 106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从唐高祖到唐代宗时期每朝进士及第的平均数量情况。据此可推知
帝系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
年均及第人数3913.721.8262826.722.524.5

A.唐代科举取士人数逐年上升B.国家政局变动影响科举录取
C.及第人数占据官僚队伍主导D.统治者的重文政策得到拥护
5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彻底解决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0-12-29更新 | 336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漫川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唐宋时期科举出身社会阶层统计情况。由表可知,唐宋时期
类别士族小姓寒族
武则天时期63.3%11.2%25.5%
唐代晚期65.3%5.2%29.5%
北宋时期13%28.6%58.4%

A.门阀政治开始走向衰微B.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C.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D.庶族地主权力日益增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钢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对各项政治制度追本溯源、因袭变迁,论述得全面系统(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五章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先秦)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
第二节
第三节(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巩固与发展
第四节(宋元)三省制向一省制的转变
第五节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因袭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6更新 | 805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制度后果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刺史
节度使藩镇割据
文官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财政
行省制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文人治国利于国家稳定
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探索前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加重了宋代的三冗现象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推动了宋代科技的发展D.拓宽了宋代的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提高了官员素质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冗官”现象D.加强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