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3 道试题
1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为了报答晋文公平息王室之乱的功劳,乃“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国于是设立了温、原二县,并派赵衰和郤溱为大夫,“赵衰为原大夫,郤溱为温大夫”。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周天子的权力日益衰微
B.诸侯对地方的管理日益松弛
C.血缘宗法组织趋向解体
D.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组织确立
2 . 春晚小品《不差钱》里有句台词:“我也有个姓毕的老爷。”此话与家谱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据调查发现,在民间正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修撰家谱,许多人不惜耗资耗时找寻家族史,家族热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9-06-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9-06-08更新 | 12598次组卷 | 1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梁启超认为
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
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
C.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D.宗族比国家更重要
2019-05-27更新 | 7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血缘政治
B.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
C.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
D.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东厢房B.西厢房C.北房D.南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8 . 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019-08-21更新 | 695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019-05-02更新 | 664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A.有利于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
C.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