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内外服制B.宗法制C.井田制D.郡县制
2 . 《左传·公年》记截:“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体现出(     
A.分封制是宗法制基础B.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C.王权与神权相互影响D.内外服制度的推广
3 . 《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说,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途径,具有东方型早熟的特点,进入文明社会时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统治者得以利用氏族制并将其发展为宗法制,宗法制较氏族制最大的不同在于
A.强化血缘纽带B.以农耕经济为基础
C.以宗族伦理为本位D.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4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4次组卷 | 7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这说明周代
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B.祭祀仪式体现礼乐制度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注重维护亲疏贵贱
7 . 商朝前期实行一夫多妻制。西周建立后,周公对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礼记·曲礼》载∶“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殡、有妻、有妾。”只有“后”为真正的妻子,其余都是身份不同的妾。这反映了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下降B.周天子的权威得到强化
C.权力传承方式发生变化D.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8 . 先秦早期,"父慈子孝"的思想屡见于典籍之中,到了战国末年,"父为子纲"的思想逐步掩盖了"父慈","父慈"观念隐而不见。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宗法观念逐渐形成B.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松弛
C.战争动摇血缘亲疏D.政治变化影响亲情伦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时期,晋国内部出现大小宗之争,曲沃小宗历经三代,历时六七十年,最终灭掉晋国嫡系大宗,并通过“尊王”争取到周僖王之册封,位列诸侯,史称“曲沃代晋”。“曲沃代晋”反映了
A.血缘宗法关系遭到冲击B.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
C.诸侯坐大蔑视天子威权D.尊王攘夷成为各国共识
10 . 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管叔鲜不满四弟周公旦政而发动了短乱。周公旦平定了叛乱,七年后归政成王。据此可知
A.皇位世袭制得到巩固B.嫡长子继承制得以实现
C.天下一家理念被强化D.分封制成为周王朝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