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022-02-15更新 | 130次组卷 | 5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周代文献记载,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这一称号既是姬姓乃天下之大宗的表现,也是王朝礼制的规范。这反映了西周
A.王权开始与神权相结合B.社会风俗受到礼乐浸染
C.国家祭祀制度较为成熟D.政治统治宗法色彩浓厚
3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
4 . 根据中国古代宗法制,能够继承周王王位的人首先是
A.周王最聪明的儿子B.周王王后所生的大儿子
C.周王最宠爱的儿子D.周王妃子所生的大儿子
2020-08-22更新 | 3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黄冈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9-06-08更新 | 12598次组卷 | 130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6 .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人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2019-05-04更新 | 142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8 .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乐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2019-01-30更新 | 1129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0 . 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C.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2018-11-19更新 | 421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冲刺专题训练历史选择题易错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