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56次组卷 | 7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
A.宗法制B.禅让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201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019-01-30更新 | 1750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世官制
D.察举制
5 . 《大清律例》记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
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B.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D.嫡庶长幼之分趋于淡化
6 . 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中,除夕夜要“迎家堂”,家中要供奉祖先牌位或家谱。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
2018-12-12更新 | 1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
A.
B.
C.
D.
2018-12-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史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其中以随(今湖北随州市)国为最大。由此可见周朝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
D.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9 . 春秋末年,卿大夫在控制的封邑设立与诸侯国相应的朝廷机构,并拥有独立的武装。其在政治上是治理朝政的国君,在军事上是世族武装的统帅。随着卿大夫势力的不断强大各个封邑之间开始相互争夺、兼并,并向诸侯国君发起挑战,这时的士也不再为主效死,而是“士无定主”。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
B.贵族政治衰落
C.“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D.宗族势力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观点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分封制的混乱
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度的弊端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