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于殷。秦王嬴政灭东周国,又封一地给东周君,让他们“祭祀先祖”,材料反映出秦王嬴政
A.受宗法传统影响
B.极力推广分封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扩展王朝的疆域
2018-10-25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上述古语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外儒内法思想
B.尊卑等级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
D.以民为本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导致上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
A.重男轻女的社会传统B.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
C.女性社会地位低下D.束缚人性的三纲五常
2018-10-11更新 | 53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袱姑。后武则天从之,由此可见影响武则天决策的因素是
A.儒家文化的影响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
C.宗法思想的影响D.封建伦理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6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
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2018-09-05更新 | 354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宏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9 .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2018-06-22更新 | 1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王国维在此强调了当时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秩序B.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C.天子与诸侯皆是兄弟甥舅关系D.周王对异姓封国难以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