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始行“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继承制度。这种继承制度与商代的继承制度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为
A.实现了王位继承问题的制度化
B.有利于维护王权和政治的稳定性
C.正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D.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
2019-04-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等五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2019-04-22更新 | 194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019-04-19更新 | 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郡县制
5 . 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
2019-04-02更新 | 202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齐桓公在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获得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资格后,他要效仿古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但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这反映出当时
A.齐国内政被卿大夫操纵
B.管仲在政治上思想保守
C.西周社会结构根本改变
D.传统文化影响政治取向
7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2019-04-01更新 | 1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体育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2019-03-16更新 | 952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