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科举制度的废除
(1)原因: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废除:1905年,清政府下诏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__________最终被废除。
2022-09-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 . 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填空题 | 适中(0.65) |
3 . 科举制度的废除
(1)1898年,清政府加设____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在____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原因:____的传播和____的开展。
(2)1901年,清政府实行____,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3)____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城乡各处遍设____,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____
2022-09-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制度创建对后世影响深远,如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科举制(隋唐—清末)
(1)背景:随着士族的衰落,____制无法继续。
(2)发展历程
①创立
A.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   
B.隋炀帝时,始建____,科举制度形成。
②发展
A.唐太宗增加了____,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B.武则天扩大____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____
C.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____的地位
(3)影响
①出身社会____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____
③加强了____
2022-08-2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     
府名进士人数占全省比率/%书院数占全省比率/%
武昌265212011.5
汉阳28422.5126.9
黄州33526.54023
德安937.484.6
安陆1199.4179.8
襄阳221.7158.6
郧阳60.584.6
荆州1088.6105.7
荆门171.3137.5
宜昌40.3158.6
施南90.7169.2
总计1262100100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2022-07-23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朝科举中允许士子向主考官自荐。宋朝选官考试实行了糊名、锁院、誊录等制度,对于世家子弟的应试者更加严格管控,甚至还要加试。由此可见,宋代科举(       
A.注重选拔最优秀人才B.防范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更加强调公平与竞争D.旨在防止考场徇私舞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2022-07-14更新 | 6168次组卷 | 49卷引用:专题02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初,朱元璋在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增加了自己的著作《御制大诰》,一度下令删除《孟子》中约三分之一的章节,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并将孟子牌位逐出文庙,令其不得配享。朱元璋此举旨在(     
A.削弱儒学的主导地位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选拔实用型政治人才D.完善科举考试制度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科举制废除前后的几种论述(下表)。

论述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同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撰索,最足为世诟讥。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1015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凑,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于弟为之,世变至此,珠可畏惧。
1918829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樊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根据材料论述,就科举制的存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要求:问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