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2017-10-02更新 | 181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2017-09-09更新 | 427次组卷 | 35卷引用: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伏尔泰曾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
A.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B.有利于官吏选拔的公平公正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D.有利于官员创造意识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下列哪种选官用官制度?(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世官制D.科举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
2016-12-12更新 | 340次组卷 | 21卷引用:《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16-11-18更新 | 2452次组卷 | 140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综合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科举制
②察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命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2016-11-18更新 | 194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真题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