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宋科举考试中,在礼部贡院南门标示出需要回避的亲族名单,名单上记录的士子不再与一般士子一同参与由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而是参加由吏部考功员外郎单独为其主持的考试,称为“别头试”。这(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提高了参加科考的门槛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正
2023-08-29更新 | 1372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仁宗时期13榜状元中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李迪、张知白、杜衍、王曾四人,入仕前都很贫穷,尤其是杜衍,早年丧父,又不为继父所容,只好奔波在外,为书商帮工糊口;范仲淹的事迹与杜衍颇相类。据此可知宋朝(       
A.官员执政能力的提高B.政府注重伦理道德教化
C.选官制度的良性发展D.拓宽了平民参政的途径
2023-07-16更新 | 299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制虽然自隋唐以来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而隋唐时的科举从根本上讲还多多少少的带有荐举制的性质。“唐世科举之柄、额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自唐以来,进士皆为知举门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北宋时期,出生寒族的士人多无权贵牵引,强烈反对荐举制,要求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太祖乾德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真宗时期,“礼部贡院封印卷首,自此始”,“于内阁糊名考校,分为六等,别录本,去其娃名”。陈彭年等人奉命制定“景德条制”,誉录法和糊名法以科举条例的形式制度化。殿试也在唐早已有之,成为常例制度也是在北宋。开宝六年,太祖亲审知贡举官李昉取舍非当案,这是皇帝亲自处理的第一个科举案,从此殿试作为科举最高考试程序确立下来,并且为明清沿用。

——摘编自路任翰《北宋科举条制考》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唐朝法令,凡进士及第者,本人及全家即可免除徭役科,“名不著于农工商之版”。材料说明唐代的科举进士(     
A.享受着政治和经济特权B.与百姓不同的经济待遇
C.帝王和地方官礼遇有加D.不得与五姓等大姓婚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景德四年(1007)《亲试进士条例》规定:“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元祐年间苏轼知贡举,本欲录取门生李廌,但李廌却名落孙山。对此,苏轼曾作诗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由此可见当时(     
A.科举受到新旧党争的影响B.科举竞争日益激烈
C.科举取士被权贵阶层垄断D.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两朝时期,中国的读书人若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不下五十万,如果把童生也算在内的话,则以百万计;他们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外,多数人成为在各地基层生活的知识分子。这说明科举制(     
A.阻碍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B.未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C.有利于文化在民间的传播D.束缚了广大士人的思想
2023-03-20更新 | 39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城市是理解文明的基因。下表是近代南京城市发展部分简表,从中可以推断出(     
   发展史实
1890年曾国荃在南京创立江南水师学堂
1895年修建下关江边公用轮船码头,抵制洋商码头
1905年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建立
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建立
1918年已停用的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

A.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科举制B.南京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C.南京见证晚清选官制的变革D.南京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趋势
2023-03-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钱穆的《国史新论》认为某一制度的意义主要有:“(一)是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使之参预政治……(二)是消融社会阶级……(三)是促进政治统一……”关于此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B.体现了人身控制的松弛
C.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D.保障了社会公平与公正
2023-03-03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察举制下已经出现了秀才、明经等考试科目。隋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后增加经世致用的考查内容,最终形成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并立的选官制度。这主要有助于隋朝(     
A.打击地方势力B.强化儒家教化C.形成向学风气D.选拔实用人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