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指出:罗马是一个重实行的民族,他们的想象力虽远不如希腊人丰富,但他们的头脑冷静镇定,最富于普通知识。最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罗马是西方宗教的源泉
B.罗马人建立了法制政治
C.罗马人的建筑、雕刻艺术成熟
D.罗马对希腊的继承和发展
2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规定:物品之转让,通过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时缔结契约的方式,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认的方式。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
A.严控被统治阶级的转让行为
B.在法律行为中强调程序合法
C.重视商品经济中的道德因素
D.宣扬民主制度对公民的意义
2016-09-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
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
2016-09-07更新 | 440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完善,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2016-07-19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法学家西塞罗曾说:“法必须合乎自然和上帝的意志”;法学家乌尔披亚努斯也说:“法是关于人事和神事的知识”。二者对“法”的界定都
A.蕴含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B.受到了宗教理念的影响
C.渗透着法律至上的原则
D.体现出自然权利的观念

6 .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
7 . 约公元前150年《阿梯钮斯法》中规定:不论什么被偷的东西,对它们的追索权都是永久性的。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7条关于盗窃物不能以时效取得的禁令。这反映出
A.罗马法不断完善
B.《十二铜表法》存在野蛮性
C.古罗马依法治国
D.古罗马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8 .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9 . 某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①应为《十二铜表法》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④标志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0 . 六世纪的《法学阶梯》认为,如果路边修剪树枝的人无意将树枝落下砸死了你的过路的奴隶,必须要赔偿;但如果发生在远离道路的地方,或者剪树枝的人事先有高声喊叫,则他没有过失。这说明罗马法(       
A.从属人原则发展为属地原则
B.缺乏对人身安全的有效保护
C.对侵害行为的归责标准较严
D.维护奴隶主阶级贵族的利益
2015-10-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重庆万州区第二高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