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

——2014年1月21日《解放军报》


(1)材料一所叙述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与日本“脱亚入欧”有着怎样的关系?

材料二   松冈环是日本大阪的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自1985年后,每年“815”她都带领日本民间团体“铭心会”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今年3月25日,她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一批重要资料。这是她近年在日本走访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证言及史料,包括日兵从军日记、战时图片、侵略图、信件等。她说:“日本曾经给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这是不对的。为了正确教育青年人,我要让大家了解历史真相。”

——2005年5月5日新华网


(2)材料二中,松冈环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为什么定在每年“8•15”?“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3)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可以认识到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2019-04-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9-10高一上·河北·期中
2 .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   第二款清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是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为此两国全权大臣署名盖印,以昭信守。

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

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从二品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材料二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

材料   三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一九七九年后,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自一九八七年底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白皮书——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材料四: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及条约名称。
(2)简述材料二中这一历史镜头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5)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019-09-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邯郸四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史家眼中的日本工业化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引发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的工业化是由战争激发起来的,但也应该对战争的爆发负责任。压低了的工资意味着相应不景气的国内市场,这就迫使日本的政策制定者去寻找国外市场。国内几乎缺乏所有的工业原料也是导致日本向大陆扩张。此外,效忠与天皇的家族观念也有助于对外扩张,因为它把效忠天皇等同于爱国主义和全国团结一致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强国。例如,实业家们相互激励要在“对外贸易的竞争,亦即和平时期的战争中”更加努力。最后,还有西方强国于19世纪末叶在全球范围内纷纷掠夺领土的史无前例的榜样。日本一些务实派的领袖们得出了明确的结论: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为自身利益进行掠夺,丝毫也不留给那些软弱胆小的人。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日本工业化始于哪个历史时期?列举日本工业化起步后挑起或参与的战争三例。
(2)概括材料中关于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学家眼中日本工业化的看法。
2019-04-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9年高三下学期期中(二模)历史试题
4 . 西方漫画中的中国形象

作为艺术作品的漫画,是解读历史的独特窗口。观察下列西方人绘制的漫画,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2)从图二到图三,中国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图一主题“文明的进化”的涵义。
(4)综合上述分析,谈谈你对漫画证史价值的认识。
2019-04-05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5 . 辉煌中跌落

自远古以来,人口众多的中国一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和自豪的文明。①这一文明在所有方面都是极为先进的:哲学、文化、艺术、社会管理技巧、技术发明和政治权力。中国人不能忘怀的是,②到公元前600年以前,中国一直在农业生产率、工业发明和生活水平方面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同抚育了约七十五个国家的欧洲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不同的是,③中国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一个单一的国家。④在美国发表独立宣言之时,它已经拥有两亿多人口,而且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制造业大国。

中国从辉煌的地位上跌落下来,在过去150年中蒙受了种种屈辱,是一种畸变,是对中国特性的亵渎,也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羞辱。这种屈辱必须洗雪,作恶者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主要作恶者是英国、日本、俄国和美国。它们的作恶程度不一: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事后还厚颜无耻地贬低中国际日本在过去漫长的一个世纪里发动了掠夺性的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苦难,但日本对此仍无悔悟;俄国不断地侵吞中国北方领土,斯大林又颐指气使,完全无视中国人的自尊心;最后还有美国通过在亚洲的存在和对日本的支持,成为中国实现抱负的障碍。

——摘自【美】兹比格纽布杰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问题:
(1)在标注标号的四句话所反映的观点中,有一个并不严谨,你认为是哪一个?请说明你的理由。
(2)在中国“在过去150年中蒙受了种种屈辱”中,除文章列举的四个作恶者外,还有其他作恶者,请简述其所作的“恶”。
(3)对中国近代的衰落原因,文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么看的。
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日本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   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


请回答: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理由。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些合理与不合理要求?(要求概括,不得照抄原文)简要谈谈你对这份“和约”的看法。
2019-09-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更摈鬼子不费难,扶清灭洋伸正义。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二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日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腑……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义和团的运动旗帜是什么?如何评价“扶清灭洋”?
(2)材料二中“因而用之”和“徐图挽救”的意思是什么?你对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怎样理解?
(3)谈谈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2019-09-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
8 .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一: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上奏《外交政略论》,认为:“国家独立自卫之途有二:一曰防守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保护利益线,不失形胜地位。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土是也;何谓利益线,同我主权线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山县有朋认为,“仅仅防守主权线已经不能够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保护利益线,经常立足于形胜之地位。”

——《山县有朋意见书》第197页

材料二:“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三:“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问题:
(1)材料一中山县有朋的“利益线”理论对日本的外交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日本“实与李鸿章一人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基于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理解。
2019-09-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一模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探索经历坎坷、过程曲折;给人们的启示也非常深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多达700多个,其中同清朝政府签订的就有500多个,从1842年到1911年,清政府同外国签订条约、协定的数目为:英国98个,俄国89个,日本78个,法国88个,德国37个……还有和两个以上国家共同签订的86个。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者获得了割地、赔款、实行军事占领、开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思想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主权遭到破坏。

——《中非爱国主义大辞典》

材料二   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材料三   19世纪未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材料四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原其源泉

1940

八路军对华此日军发起总政,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1)试举三例,说明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是如何破坏中国经济主权的?
(2)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作用。
(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平人群之需要”的?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四加以分析。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谈谈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2019-08-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恩施一中、利川一中等)
10 . 《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时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材料一:


材料二:

   


(1)就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而言,属于原始史料的是,非原始史料的是        (填字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三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得照抄原文),并分析其侵略意图。
(3)从“动机与效果”的辩证视角,谈谈“开埠”条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019-10-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