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漫画。对漫画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格局下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B.美苏核均势背景下的两极对抗
C.“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共存与合作
D.美苏之间爆发了直接战争冲突
2 . 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将决定着他们是否必须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威胁感到畏惧。”杜鲁门所说的“决议”是指
A.《北大西洋公约》B.马歇尔计划C.《友好合作条约》D.杜鲁门主义
3 .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初期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一项欧洲援助计划。观察如图,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目的是建立军事政治集团B.使欧洲失去独立自主地位
C.便利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D.促进了欧洲经济迅速恢复
4 . 1949年美国与西欧、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签署《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在华沙签署了针对性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入了“北约”
B.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都加入了“华约”
C.两大对峙的政治经济集团正式形成
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019-12-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冷战时期,美国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三类: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夹在中间的第三世界国家。冷战结束后,更是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的南联盟显然被划在了后者的行列,并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说明,在冷战结束后
A.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分歧在淡化B.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C.美国反共产主义意识并没有弱化D.民主化已成世界政治发展的大势所趋
6 . 如图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某一历史事件,丘吉尔背后是希特勒的影子。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改变了对德国绥靖政策
B.该事件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
C.漫画对该事件持否定的态度
D.创作目的是反对法西斯主义
7 . 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银幕上美苏文化较量
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冷战波及到文化领域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2019-10-11更新 | 235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6年,在贝勒大学发表的长篇讲话中,艾森豪威尔强调美国要通过塑造“相似的研究和思想”,使其他国家民众认识到与美国合作的必要。为响应艾森豪威尔的贝勒大学建议,一所完全由美国私人(组织)资助的大学——顺化大学,在越南建立起来。这说明,当时
A.美国输出教育项目支持越南战争
B.美国加快了对外和平演变的步骤
C.艾森豪威尔主义更强调价值理想
D.美国一些对外项目的意识形态化
9 . 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政府在1973年提出“欧洲年”倡议,希望通过与欧共体国家对话,一揽子解决存在于两者间的经济、军事与外交问题。其本意是利用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迫使欧洲在经济领域让步,给予美国驻军开支补偿。但是事与愿违,欧共体各国不仅对“欧洲年”倡议反应冷淡……“欧洲年”倡议最终无果而终。

——王雯菲《“欧洲年”倡议的无果而终》

材料三   克林顿认为……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和欧安会等欧洲常设机构首先应该在安全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不仅支持一个“强大的欧洲”,而且赞同它在今后“更强大”。与此同时,美欧也要让北约符合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使其在解决欧洲内部的危机、扩大西方与东欧、前苏联国家的安全合作亦即“和平伙伴关系”上发挥更灵活有效的作用。

——高平《克林顿的诺曼底“登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试图在美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欧洲年”倡议流产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克林顿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10 .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C.宣告“冷战”开始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