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1784年,美国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到清朝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泊的港口应该是
A.泉州B.广州C.明州D.扬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船只出洋贸易。同一时期,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立足,经营从印度经澳门到日本的三角贸易,把在广州购买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以盈利。西班牙殖民者占据菲律宾后,开辟了从马尼拉到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圆转运来换取中国商人载运到马尼拉的生丝和丝织品。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尼后,又占据了台湾南部,把中国商人载运到那里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以换取白银。因此,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纺织品,随同欧洲的商品一起被运到广州,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被载运到马尼拉,然后经那里转运到拉美、欧洲等地,形成了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编自李金明《月港开禁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结合所学的中外知识,对“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东西方贸易”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
3 . 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州哪些历史现象?“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这些人靠什么生活?
(2)我国明清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3)明清时期对内、对外采取怎样的商业政策?实施这些政策的后果如何?
2020-02-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承万能的主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被摩尼康古人称为赤潘的小西班牙在内……并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的遗言》1506年5月4日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地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涌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三   “在统治这个世界时,我只考虑一个目标,即维持一个完善的统治,履行国家的职责;奇特、昂贵的东西不会引起我的兴趣……正如您的大使能亲眼看到的那样,我们拥有一切东西。我根本不看重奇特或精巧的物品。因而,不需要贵国的产品。”

——1793年乾隆帝回复英王乔治三世信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谈谈,哥伦布为什么能够有此伟大的航行?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开辟新航路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说明清朝皇帝对海上活动的态度和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态度和政策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2020-02-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如果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角度考虑,其负面影响主要在于
①有效的遏制了反清力量,有利于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定
②不利于当时中国对海外市场的开拓
③抑制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④阻碍了中国与外国科技的交流,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科技动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0-02-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关于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商品市场D.造成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
2020-02-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阅读材料回答:

盛泽镇……去(吴江)县治东南六十里,居民以绸绫为业。明初以村名,嘉靖间始称为市。迄今民齿日繁,绸绫之聚百倍于昔,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冠……。

——沈云《盛湖杂录》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清代税关对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明朝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清初海禁更严。清前期自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开放四口通商,其后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高中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制约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0-02-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资本论》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出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3)材料三中清政府实行的“人为地隔绝于世”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02-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经济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 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发展原因。

材料三



(2)依据上图,从布局、功能的角度比较唐宋都城的异同,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四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019-11-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A卷)试题
10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