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三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以上材料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归纳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什么?它又给英国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2022-11-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亩。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1)观察材料一中图,分析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4-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年,工业革命已从它在不列颠群岛的最早的中心地大大地向外传播。实际上,这一传播已达到如此巨大的规模,以致英国这时不仅面临可怕的竞争,而且已被另外两个国家一德国和美国所超过。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位次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时间1860187018901900
1大不列颠大不列颠美国美国
2法国美国大不列颠德国
3美国法国德国大不列颠
4德国德国法国法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国一些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

产品年份原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彩电
1978387543718
1997152111211

——摘编自吕政《对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材料三   人均占有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年份布(米)纸(公斤)纱(公斤)原煤(吨)发电量(千瓦小时)钢(公斤)水泥
(公斤)
197811.544.592.49107.98268.3633.2468.23
199720.2322.224.55130.68923.1688.57416.02

——摘编自吕政《对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世纪中后期英法德三国工业生产方面的位次变化趋势及基本原因。
(2)材料二、三各体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主要原因。
2021-04-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50年(%)180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32.833.319.76.2
印度24.519.78.61.7
英国1.94.319.918.5
美国0.12.47.223.6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概括表中四国产品在世界份额中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5.45亿
175019.213.11.67.28亿
185022.78.15.111.71亿
190024.97.49.016.08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2)有人说"英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这一观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工业文明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这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的特点?并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市场核心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英国德国美国
1870年32%13%23%
1900年20%17%30%
1913年14%19%36%

材料三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一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

时间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
1841年20%43%37%
1877年14%55%31%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并且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三   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示意图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