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 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 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 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 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 1912 年到 1919 年 8 年间,建成厂矿 470 多个, 投资 9500 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大于 1.3 亿元,8 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 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 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 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 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分析材料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
(4)观察上图,围绕“开放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改“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战争,从此中国进入百年耻辱灾难的岁月。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的理由。并结合交通、教育方面的相关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一句话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家性质发生的变化。指出1894年这场巨祸后,中国近代社会的时代主题,并指出19世纪末国人实践此主题的重要历史事件。
3 . 家书是历史的记载与传承,从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的责任担当。品读以下家书,回答问题。

(1)据家书1并结合所学,李鸿章家书中所述“受外人之凌辱”具体指什么事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挽救国家的颓势?
(2)家书2中“沪战两月”指发生于哪年的什么事件?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
(3)读家书3并依据所学知识,当前我国政府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我国政府为推进台湾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
2021-01-2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汉口市面:“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崇祯四年(1631年)一目击者过水口溯汉江而上,所见“郡城之东为汉口…两岸居民不啻若九牛一毛(指两岸居民多),而万舰千艘,有如级者,如革履者,如箕斗者;萸尾络绎,被岸几里许……时余舟逆流排挤而上,尽费撑持”。

——摘编自范植清《明清时期武汉港的商业和水上运输》

材料二 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从1890年到1909年,先后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湖北制麻局、湖北纺纱官局、武昌制革厂、白沙洲造纸厂、湖北毡呢厂、湖北官砖厂、湖北针钉厂等近代企业,总资本约1130万银两,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据统计,至1911年,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

——编自廖建夏《武汉近代经济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0-09-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表

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
数量18个364公里
投资额1545.7万元1250.9万元

(1)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上述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2)根据材料,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析在A和B两个年代出现如图所示投资率状况的原因。
2020-05-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或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和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近代主要洋务企业

类别企业创办人时间地点
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安庆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1865年上海
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李鸿章1878年唐山开平镇
汉阳铁厂张之洞1890年汉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其未能实现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根本原因。
(2)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
7 . 从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实质内容上看,洋务军用工业与传统的封建官府王业有本质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国藩认为,“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但“购买外 洋船炮”以“助剿济远”只能“得纾一时之忧”。中国欲富强,必须“师夷智以造炮 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他领衔奏请,促使清政府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洋深造,并 鼓励中国科学家借鉴外国技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发展近代工业。

——摘编自马勇等著《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左宗棠创办的福建船政局所用工人“是从帝国不同的地方招来的”,按需招 用、按劳付酬。船政局在1879年前所造之船“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 实行“协造”制度:实行部分的成本核算,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单位拨付,如所付协银不足生产成本则不予协造。继任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所造的4艘船只改造为商船 来招商运营,借此“广闾阎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而李鸿章奏请设立江南机器制 造总局之始,就已经认识到洋机器“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数十年 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福建船政局为例,简析新式军工企业与传统的封建官府工业的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洋务派创办新式军工企业的历史意义。
2020-02-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一定时期的教育与该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曹松叶先生《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任继愈主编《中国文化小百科·中国古代学校》

材料二       近代中国某学校的课程表(1876年)

时间课程内容备注
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1.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2.至于汉文儒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
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
八年……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吾人所需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1915年10月15日陈独秀《青年杂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材料二所述学校最有可能是近代中国哪一政治派别创办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0-02-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材料一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年8月31日)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中的“几根小柱子”具体指什么?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2020-01-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代中国工业化道路艰难坎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机器制造局                                                开平煤矿


(1)指出材料一中两家企业的性质和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类企业的兴办对中国近代工业化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   l872(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县创建继隆昌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机器(外国机器)缫丝厂。


(2)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到哪里去筹措办实业的钱呢?荣氏兄弟四处招股东,非常艰难才筹到了办厂的钱……(准备破土动工之日)县衙就来了谕单,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圈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风化。”知县的谕令责成粉厂饬地迁移……由于技术不够,粉质不高,加上保守思想作怪,保兴粉销路不畅,开工不足一月,已积粉数千包。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荣氏兄弟在创办实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艰难坎坷的社会根源。
2020-02-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