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2 . 许珂《清稗类钞》:“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从材料可得出的信息不包括(  )
A.上述现象的出现与新文化运动有关B.新式婚姻的仪式文明简约
C.近代以来新式婚姻日渐增多D.作者对新婚姻形式扩展的叙述有夸大之嫌
2016-12-12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期期末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材料说明租界是
A.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窗口
B.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
C.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最佳通道
D.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集中呈现
4 .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制,下列体现中西合壁特点的服饰是
A.西装
B.中山装
C.长袍
D.马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传统社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铁路开通后“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说明近代交通工具
A.冲击了传统的等级观念B.改变了落后的耕作方式
C.引发了生活习俗的变化D.促进了礼仪风尚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2016-11-27更新 | 530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了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8 .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左图和右图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6-11-27更新 | 1584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稗类钞·婚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 得其父母允准, 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新风尚”体现在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2016-11-27更新 | 365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2017年12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