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推动了启蒙运动,并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牛顿的发现推动启蒙思想家(  )
A.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B.发现了支配人类的永远不变的法则
C.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一般原则
D.宣扬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基本原则
2 . 从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道德有限理论,这些观点
A.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
B.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
C.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
D.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
3 .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智者学派出现,智者运动兴起,这一现象出现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古希腊民众彻底摆脱了“神”的束缚
B.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C.古希腊工商业发达和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D.反封建斗争的兴起
4 . 薄伽丘说:“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的存在,而人性的自然要求,就是物质欲望。”此观点
A.否定了基督教会的专制统治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
C.体现了以理性主义看待人生
D.不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5 .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
A.鼓励个人的奋斗
B.反对封建的等级特权
C.否定上帝的存在
D.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
6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应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

7 . 中西方历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既有差异又有相似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阶段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史的共同历史特征。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指出孟德斯鸠的重要主张.并举一例说明他的主张实施情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以下符合社会契约论内涵的是(       
A.只有完全听从理智指导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B.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C.国家的政治权力起源于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
D.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9 . 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
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
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
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
10 .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③反对教皇权威④主张先定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