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为达·芬奇绘画作品,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绘画反映了
A.人们追求现世的生活享受B.教会精神独裁的土崩瓦解
C.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理性主义D.机器生产造就物质生活繁荣
2021-11-29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启蒙思想家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相反,他们寻找一种与理智的判断相一致的自然宗教,结果产生了种种违背宗教正统概念的东西。这体现了启蒙思想家
A.批判封建神学和宗教信仰
B.发现普遍适应性的自然法则
C.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D.重视人性反对宗教禁欲思想
3 . 欧洲中世纪绘画不注重表现人的气质,描绘故事也是颇为程式化,冷冰冰地讲述圣经故事。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使人物鲜活起来,终于有了“表情包”。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乔托的《哀悼基督》以及画中的天使。这种变化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
A.批判基督教会B.重视商品经济C.追求理性主义D.崇尚人文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世纪的欧洲城市,逐渐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畅通的道路、宏伟的广场、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C.教会权力正被世俗政权所取代D.人们宗教信仰的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原则,如按年岭分期进行教育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等,这些教育原则
A.催生了人文主义的思想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爆发
C.适应了世俗社会的需要D.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时期欧洲父母为自己孩子取名时不再使用去世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的名字,他们更加喜欢使用小说中的名字,而很少用带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这说明
A.反封建斗争促使社会趋于平等B.人文主义思潮对家庭产生重要影响
C.启蒙运动彻底打击了宗教势力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自由
2021-09-16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一)历史试题
7 . 达·芬奇在《论绘面》中述说画家需要了解眼睛对外界景物感知的方式,并在艺术创作中运用这些规则,然后才能在画布上构建一个似真的场景。于是他开始探究光学现象和视觉特征,设想了一些公式和假设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并试图发现可以用来制造光学器具的原理,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文艺复兴
A.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B.运用理性否定宗教权威
C.推动光学领取得新成就D.最早揭示万有引力定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比利时信条》(1561)是一份加尔文派的信条,他宣称,自然界是“我们眼前的一本佳作,在其中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上帝不可见的事”,对于受造界的详细辨别使人们可以理解创造者的智慧。这有助于
A.发现上帝,推崇宗教自由B.因信称义,摧毁教会独裁
C.认识上帝,感悟科学精神D.返璞归真,回归原始基督
9 . 16世纪以前,欧洲天主教徒的洗礼通常只有教士才能实行。但16世纪以后,在德意志的一些地方洗礼则常常由一个俗人来进行。这一变化
A.表明路德派简化了宗教仪式B.导致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C.说明教会的权威被彻底打破D.彰显了因信称义的宗教理念
10 . 彼特拉克以表面的诚意接受天主教的完整教义,但在心灵上却与古人生活在一起。他写信给荷马、西塞罗、李维,鼓励好友去寻找拉丁、希腊文学的遗失手稿,去抄写古代的铭文,去搜集古代的钱币。彼特拉克意在
A.破除天主教会守旧思想B.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重视人的才智和创造力D.反抗封建贵族专制特权
2021-05-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临考押题密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