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15世纪中叶以后,有几任罗马教皇是文艺复兴的热情倡导者,许多人文主义者供职于教会或者受到教会的资助,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人的艺术品绘制在西斯廷教堂的穹顶之上。据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     
A.是一场格调高雅的精英运动B.带有较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C.是一场回归传统的保守运动D.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据此可知
A.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学说
B.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C.《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D.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不复存在
2022-05-31更新 | 38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5讲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22-05-17更新 | 20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6世界近代思想
4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列举了政府的主要类型,他反对君主的暴政,对共和制虽有偏好但承认其已成为过眼云烟。君主制被认为是现代世界可行的一种形式,其使各个阶层明确社会地位,而且赋予每个社会成员一种与其社会地位相符的“荣誉意识”。这表明孟德斯鸠
A.挑战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B.对传统体制进行批判继承
C.代表封建贵族阶层的利益D.反对契约国家的社会构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2022-03-3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6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2-03-21更新 | 594次组卷 | 11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学霸纠错(全国通用)-考点17西方人文主义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萨福(约前630—约前592)是古希腊时代著名的女诗人,擅长写一些情诗、婚歌。到了近现代,萨福更是被奉为女性主义者的始祖。材料反映出当时(     
A.民主政治影响文学创作B.文艺水平提升女性地位
C.文学创作凸显人文精神D.公民平等孕育文化革新
2021-11-0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3世界古代思想
8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399次组卷 | 6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13世界古代思想
9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8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曾在其作品中描述了一种比摆脱强制的自由更高层次的自由。这种自由有着更高层 次的利益追求,希望在一个统一的公共社会中享受道德生活的欢娱。个人与社会越融为 一体,个人就越“自由”,个人的权利就越有保障。个人有“权利”选择加入该团体。由此 可知实现更高层次自由的途径在于
A.恪守个人与国家的契约关系B.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C.通过国家机器对人权的保障D.以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