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2017·浙江·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法国与德国是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对法兰西文明给予高度的赞誉,他将人权说、生物进化论和社会主义誉为“此近世三大文明。皆法兰西人之赐。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

—根据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整理

材料二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陈独秀将“人权说”誉为“法兰西人之赐”的理由。思想的最重大意义在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美国中央政府政治体系构建的原则主要来源于法兰西“人权说”中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2)结合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修补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呈现出的特征,并说明其取得的成效和对欧洲局势的影响。

2 . 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孔子讲学图

雅典学院(左上角苏格拉底正和四位青年交换意见)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三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片表现出的差异有哪些?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的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思考王韬称魏源“师长一说,实倡先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韩非和柏拉图
4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张,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
③自然权利学说
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7-18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加试题】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A.罗马教皇朱理二世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浪漫主义作家雨果D.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
6 . “他……在上流社会人士中传播一种尊重平民的清新情感、一种对平凡事情的爱好、一种怜悯人和同情人的冲动、一种意识到贵族生活尔虞我诈和虚浮浅薄的观念……甚至男人们也开始谈论起他们感情的细微之处。潸然泪下成了时行风尚。”“他”最可能生活在( )
A.文艺复兴时期B.启蒙运动时期
C.大萧条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康德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这反映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追求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B.形成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C.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人性D.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亚里士多德)的卓越贡献主要是开创了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布拉曼特借鉴了布鲁内列斯奇的大穹顶,但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不仅在造型上更有表现力,同时也在教堂室内形成了更丰富的空间层次,比之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空间更胜一筹。其室内空间既有几个不同的区间,又宛转流通,统领在中心的主穹顶之下,整体性非常之好,其设计更富有想象力。……如果非要找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形象的话,穹顶可以是一个答案,尽管穹顶这一形式并非诞生于这一时期。
——方晓风《完美的穹顶——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创新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教学内容上所涉及的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大斗兽场是如何把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融合为一体的?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布鲁内列斯奇和布拉曼特分别为哪两大建筑设计了穹顶?根据材料,概括布拉曼特设计的穹顶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中学高二上第三次统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50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7年浙江省永康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成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政权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总之,我要说: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摘自《伯里克利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词》(公元前431年)

材料二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们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国会的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希腊的学校”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结合所学,概述该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那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哪些启蒙思想影响了美国政治?结合所学,指出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相对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