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5 道试题
1 . 思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上帝已经赐给我们一位品质高贵、方在青年的君主(指查理五世)作我们的领袖。这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新希望。……所谓教士们,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文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死病的普遍死亡使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向今生,开始珍视生命的价值和自我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瘟疫过后,中世纪的伦理道德松弛了,死亡阴影、惨淡生存反而激发了对美好的事物的热望,人们渴求奢侈品,许多人转而追求尘世享乐。黑死病推动人文精神在人类意识中的觉醒。为了破解黑死病原因,欧洲各地出现了创办大学的热潮。……新兴大学对瘟疫和外科学的长足进展,医学发展推动了科技发展。

——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既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成果,也面临诸多全球化危机。(全球化)却是无处不在的风险隐忧、遍布全球的经济失衡、此起彼伏的区域冲突和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由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充斥着掠夺、剥削和压迫,这与世人对全球化发展的期待相去甚远。只有找准全球化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黄炬、刘同舫《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全球化》


(1)有学者认为“黑死病加速了文艺复兴的到来”。根据材料一,分析黑死病是怎样加速文艺复兴到来的。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述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策。
2020-08-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仁者爱人”理念,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首先旨在解决百姓的生活,“故明君制民之产”“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而其思想的核心是“民为本”,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应“内圣外王”,提高自己内心的道德修养,为民表率,争取民心,“保民而王”,反对与民争利、驱民耕战。同时,孟子也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饮鸩赴死,柏拉图就此打消从政理想,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后来在《理想国》中提出“哲王治国”的思想。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落的原因在于公民不知道“正义”这一至善,因而国家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公民教育,然后由公民选举“精英”来理政,“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统治者以哲学领导国家,以道德教化人民,以理性解决问题。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仁政”思想的主张,简析其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哲王治国”思想产生的背景,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孟子“仁政”思想与“哲王治国”思想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种治国思想对当前我国治国理政的现实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航线的中心,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一直是东西方联系的纽带……意大利在9世纪时,在稍多于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几百座城市。意大利人的经商活动遍及西欧、北欧、近东诸国,马可·波罗还到了中国。到13世纪时,意大利已不仅经营工业和商业,还经营银行业。

——摘编自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意大利首先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2020-05-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测试
5 . 近代西方思想家对自由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自由之路上,唯有通过信仰、成为基督徒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基督徒通过信仰而获得的自由使其成为了“众人之主”。然而马丁·路德同样提出,每个基督徒同样也是“众人之仆”,要通过爱上帝、爱邻人来荣耀上帝,实现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丁·路德将自由与道德和行善联系了起来,劝诫世人通过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积德行善以获得自由。

——肖樊《马丁·路德的自由观》

材料三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主张获得思想自由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
6 . 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私人利益而奋斗,是共和政治的基本含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第奇家族虽然在1434年确立了对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地位,但在这之前的几起几伏以及确立统治地位后并未销声匿迹的党派斗争,常常使他们心有余悸,对人文主义的慷慨赞助,可以争取更多的普通市民,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宣传、巩固自己,排斥、削弱政敌的作用。

在这里召开宗教会议,云集此地的各国宗教界权威人士亲眼目睹共和国文艺复兴的盛况,他们感受到了佛罗伦萨统治者治国有方,自然对其刮目相看,因而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家族的罗伦佐当政时期,他已不只是一个保护者,旁观者、赞助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艺术家和运动的实际领导者。

——【英】赫伯特《美第奇家族兴亡史》

材料二   现在的国会以它的职权宣布并且规定:英国的人民和所有隶属于它的领土和地区上的人民,都是并且都将由此构成、缔造、建立和团结成为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它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国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的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

——1649年5月19日英国国会决议

材料三   在1875年期间,国民大会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875年的宪法没有包含直接指明国家制度的形式的条文。只在规定总统选举程序的一条中提到“共和国”一语。总统得到广泛的权力,直到解散第一院的权力。第二院不是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而是由自由市代表选出的。被赋予极广泛的权力的第二院,能够阻止第一院的一切活动。

——马生祥《法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第奇家族推动佛罗伦萨建筑活动的史实,并分析其支持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2)用一句话概述材料二决议的历史意义。指出该决议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并分析其出台的政治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一院”、“第二院”的含义,并说明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体所反映的法国社会面貌。
7 . 思想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董仲舒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1)概括材料一中三人的主张,并比较董仲舒与黄宗羲主张的主要不同之处。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康德(1724—1804)


(2)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德提出的“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的原因,并从思想的角度解释“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的理由。

材料三   


——摘自潘维等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


(3)图1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哪些重要理论?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名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2020-01-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始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作为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此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继续这一命题的研究,他们的思想直接成为西方近代自由主义者关于民主基础上的法律和“法律下的自由”的思想渊源,以及建立法律统治的正当理由。从此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构成了西方法治理论的精神底蕴。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古希腊先哲的贡献,分析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源头的原因。

材料二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及其作品

作品作者内容简介
《歌集》彼特拉克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
《论贪婪》波吉奥人生的目的就是赚取财富,而不是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便教士也是如此
《论人的美德与尊严》
曼内蒂
“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上帝不仅赋予人以伟大的力量,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力,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他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前一样的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3)根据材料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
2020-05-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向导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思想方式。他们继续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物。他们仍然试图找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继续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混为一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出文艺复兴的侧重点在哪些领域?又有怎样的局限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汲取的东西要比后者从它那里得到的多得多。在早期阶段科学并不是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科学的利用也就是少量的、零星的——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它已经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了新工业。

——同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作用,并举出两例“全新工业”?

材料三   (90年代以来)可以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观念形成的背景。综合材料一、二、三你得到哪些认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已波及全球各个角落。然而,战争的浩劫却使欧洲人士气沮丧,丧失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战后,西方特别是德国学者梦想用中国哲学精神根治西方社会弊端,“借中国智慧,释自身焦虑”,倾向于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期待从那里寻回疗救自身的灵药和补正自身文化的方略。

——陈从阳、桂莉《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原因初探》

材料三   在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调和论中,他经历了从以借鉴西方为重,到以中国固有文化为主的变化。这一变化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所导致,同时也与西方的学说、主义在中国实践频遭挫折密不可分。

——陈同《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杜亚泉》

材料四   ……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栽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盖吾人意见,以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西洋文明,酪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腆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物如蔬。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文明者,社会之生产物也。社会之发生文明,犹土地之发生草木,历史视界其草木之种类,常随土地之性质而别。西洋文明与吾国文明之差异,即由于西洋社会与吾国社会之差异。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


(1)材料二中西方学者对自身文化有何反思?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亚泉思想转变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学者对中西文明的认识。
2020-05-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