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A.思想自由B.推翻专制C.人身的自由D.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647次组卷 | 37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3 . 罗丹曾面对卢梭的塑像发出感慨“他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指“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B.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君主政体
C.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了古代以来诸多定律及学说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4 . 18世纪的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喜欢宣扬“民贵君轻”。主要因为
A.以民为本思想是东西方共同的宝贵遗产
B.启蒙运动需要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C.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不了解
D.儒家思想主张士大夫共治反对君主专制
5 . “人类将自己智慧与才华创造的一切,都看作是上帝的恩赐”,这种观念最初受到冲击,主要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019-05-03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Nation)。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人权宣言》第三条的核心思想源自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7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2-03-21更新 | 596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3届上海闵行区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8 . 以对人的歌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思潮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在孟德斯鸠看来,法律的最根本的精神是
A.维护私产
B.按律量刑
C.三权分立
D.遵从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