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终结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人们不再认为政治高于人民,也不再认为人民处于政府之下”,对这一转变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2 . “        在世俗社会的第一批支持者当属帝国骑士,他们痛感自己的特权不断遭到侵蚀,对许多周围的人因为效命于教廷而大发利市愤满不平。”空格处当填
A.城市自治
B.君主专制
C.早期殖民
D.宗教改革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2021-10-11更新 | 55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变化中的孔子

材料一   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相信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中国哲学家孔夫子》(巴黎,1687年)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袁世凯《祭孔令》(1913年)

材料三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伏尔泰、袁世凯、李大钊分别如何评价孔子?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历史上孔子形象的嬗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6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君主的权利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精神D.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2020-12-29更新 | 7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2020-01-01更新 | 415次组卷 | 30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欧洲人的观念

材料一: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问题:
(1)试从经济、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概述欧洲人思想观念所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1973年,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共体。1995年,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欧共体。


(2)材料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欧洲人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2020-04-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如果牛、马、狮子都有手,或能像人一样用手绘画和创造一切,它们就要按照自己的相貌画出神来:马的神像马,牛的神像牛……。”这句话的本意是:
A.宗教和神灵本身就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B.人类根据自身形象而创造出诸多的神
C.宗教和神灵不过是人类自身意志的反映
D.所有动物与人一样具有宗教神灵意识
10 . 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灵魂得救必须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其主张否定了
A.宗教神学的价值
B.世俗君主的作用
C.罗马教皇的权威
D.宗教仪式的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