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 道试题

1 .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主张在家庭内部保持融洽、和谐。他认为,作为子女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丈夫要忍让、克制;兄弟之间要努力发展友谊;女人持家、男人治国若无节制和正义,就管不好家、治不好国;不论男女,只要有节制和正义,就是最好的男人和女人。

—摘编自王世军《希腊哲学家的家庭观》

孟子主张的家庭成员行为准则是仁、礼、义、慈、孝、敬。“仁”就是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义”就是要尊敬兄长;“礼”就是要谦让;“慈”是长辈对晚辈要慈爱;“孝”和“敬”则是晚辈必须履行的对长辈的尊敬和赡养等义务。孟子认为处理好父母兄弟的关系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还能影响政治。

—摘编自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

(1)阅读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家庭观念的共同点。

材料二

16世纪以前,大家庭(拥有自己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子孙满堂甚至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在英国社会中占有绝对比重。

16世纪末17世纪初,核心家庭(一夫一妇式小家庭)已经是绝大多数英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年轻夫妇虽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或从大家庭分离出来,但父母长辈对青年男女的择偶或择业还有一定的权力。

在1700—1850年英国初期工业化阶段,绝大多数工人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分散于以家庭工业经济为特征的手工工场中,由于工业的机械化不完善,核心家庭仍是生产劳动的基本单位。(在工人之中)妇女和孩子成了独立的挣工资者,不再是家庭劳动的补充,16、17世纪家庭中的家长制权威必然被取代或发生变化。

自1850年起,英国核心家庭失去了作为生产单位的机能,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家庭体制确立。英国社会出现了总生殖率下降、妇女单身率增长及头婚年龄提高等现象。

—摘编自谢天冰《近代化和英国家庭体制的变迁》

(2)阅读材料二,概括英国近代家庭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英国家庭演变的因素。

材料三

1920年春夏之交,《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开辟了“废除婚姻制度”的讨论专栏。

讨论伊始,废婚派人士“哲民”开宗明义,强调“婚姻制度是万恶的源泉”,是强权的赘疣;主张夫妻制度的人,犹如迷信国家主义和专制主义的人一样;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罪恶。其他废婚派人士也都主张废除婚姻制度,实现男女自由结合。

保婚派人士“葆华”认为自由恋爱无异于乱交,“今天甲和乙恋爱,明天乙向丙恋爱,完全成了乱交状态,使兽性冲动逐渐增加”,如此“提倡公妻主义”,是蔑视女人的人格,所以坚持婚姻应在自主的基础上实现一夫一妻这一“绝对的信条”。其他保婚派人士也大都反对废除婚姻,反对绝对的恋爱自由。

—摘编自熊培云《民国的“另类笔战”:要不要废除婚姻和家庭》

(3)你如何看待上述婚姻争论中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涅在其所著《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认为,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故而德国人的所有优点和弱点在他的身上非常出色结合在一起”。……对德意志民族而言,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宗教性和民族性两大特点。

——摘编自王志强《历史文化地理视角下的德国国民特征研究》

材料二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荣耀,原因之一就在于康德哲学实现了哲学焦点从外在的绝对本体向人本身的转移,使哲学的中心不再是神或其他的绝对本体,而是人、人的自由。正因为以人为中心,康德高扬人的理性,将人的自由作为理论的核心和最高目的,穷尽毕生的心血探索现实理想的自由王国的途径,并将实践作为实现自由之途。马克思继承了康德的宝贵遗产,并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扬弃了康德哲学的缺陷,找到了通向自由王国的现实之路。

——摘编自王继红《马克思对康德自由观的继承和超越》

材料三作为这一帝国的宪法与其他国家的宪法出台形式不同,它不是制宪会议或国民议会民主讨论的结果,而是和帝国的诞生一样,带有强权色彩。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宗教性和民族性两大特点”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德在哲学上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相比有何显著不同。为什么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
2018-12-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试题

3 . 历史上,中西方思想家的思想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思想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趋势。

(3)材料三中的“理性”与材料一中的“理”有何区别?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

2018-11-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4 . 国家观念是一定时期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不同时代国家观念的内涵不同。

材料 中世纪的欧洲,教权不断扩大。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教权至上)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14、16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国家则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主权具有绝对性、永恒性特征,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受限制。15、18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发展了国家观念,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卢梭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西方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擅变》

阅读材料,对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要求:包括趋势、阐述和结论三个部分;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8-11-12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第二中学、郧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也说道:“中国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力。

—摘自《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再研究》

材料二:1820——1940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单位:10亿“国际美元一<1990年>)

—摘自《中华百年祭1820——1945经济图文档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学者对17、18世纪中国的看法,结合这一时期中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评述这一看法。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018-05-19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历史试题

6 . 思想的多元化和世俗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标志着国家和社会从教权桎梏下得到解脱,标志着以世俗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正在兴起。现代社会生活的理论和规范,不再出自圣经启示或教会权威,而凭借自然理性和

社会经验独立得出。启蒙运动以及18世纪以来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西方文明和教会权威和神学教条日益分道扬镳。

——詹姆斯·C·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

材料二信仰自由为文明国家所保障,宗教问题应由个人自决,不容旁人强迫……教会学校也不过是私立学校的一种,文明国家大半允许私立学校存在,作种种试验,以谋改良进步……宗教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一种试验,宗教的本质不过是劝人为善,学道爱人,并无政治侵略的意义在内,似无绝对不准存留的必要。

——1925年(朱经农)《为国家主义的教育问题答复陈启天君》

材料三教会学校是亡国奴的铸造厂,基督学校是侵略中国的杀人地。勿为人奴隶,而置亡国于不顾!

——1925年潮州学联会出版《收回教育权运动特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启蒙运动后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历史背景。

(2)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即主张“教育与宗教分离”、“反对丧失民族性的教会教育”和“取缔外国人在华办教育”等。指出材料二、三对这一事件的认识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2018-02-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9年以前,所有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在18世纪,出版是一种很残酷的生意。正如《百科全书》的出版历史所展现的,出版商们在生意中使用了各种手段:行贿、敲诈、造假账、窃取订购者名录、相互刺探以及建立充满了背叛和密谋的联盟。

                                          ——摘编[美]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的失败是因为新教育未开,新教科书未出。几年后情况就变了,1898-1911年,几乎是新思想、新观念如火如荼的涌现时期,教科书则把它们传播到千家万户,由此推动了近代中国群众性的启蒙高潮的形成。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出现来自民间,且呈现出明显的商品特性。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商业利益,一些民间书坊在销售教科书上是绞尽脑汁,大肆宣传。这一趋势从19世纪末开始愈演愈烈,在民国初年达到高潮。

             ——摘编自石鸥《简明中国教科书史》、吴小鸥《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启蒙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国启蒙运动和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启蒙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法国《百科全书》和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出版。
2018-04-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18-19高三上·全国·期末

8 . “民”字的基本解释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由此派生的词语有很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权

材料一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人民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

民观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1899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后来他又指出:“国者,民之国也。”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梁启超“国民”观的内涵、影响。

民生

材料三美国政府开支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财政支出项目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国防、对外军援、退伍军人补助

38.0

28.2

18.0

社会保障、收入保障、保健、住宅和社区发展

18.1

24.9

29.4

教育

13.8

17.8

17.0

卫生、公安、文化

4.7

5.2

3.1

运输

7.3

5.8

4.7

空间研究、自然资源、农业、邮政补贴

4.9

4.8

4.2

一般性政府开支

5.5

6.8

3.6

利息

5.5

4.7

6.1

对外关系与援助

1.6

0.9

0.2

其他

0.6

0.9

1.0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70年代后在社会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作出这种举措的原因

2018-01-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9 .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图二反映的事件引发了什么运动?斗争矛头指向谁?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提出了哪些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2017-11-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新)配套课时作业: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10 . 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米朗多拉1463-1494)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他在《论人的尊严》的演讲中说:人是世间的奇迹和宇宙的精华,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任何外在之物的制约。上帝不把人限制在固定的地方,不规定劳动形式,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加以束缚,而给他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你可以堕落成为野兽,也可以再生如神明。只有你能够靠着你自己的自由意志来生长和发展。你身上带有一个宇宙生命的萌芽。”

一一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 据材料归纳米朗多拉的思想主张,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   卢梭认为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律保护一切守法者,惩办任何违法者,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更高的权力。

一一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 根据材料概括卢梭的思想视点。这反映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何种趋势
材料三   在“西学东渐”潮流之前,16至18世纪,地球上却发生着与之相反的交流,即“东学西渐”。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 “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这种情况下“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 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一一刘永佶(“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欧洲出现的东学西渐与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
2018-01-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南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