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将报纸看作是招揽人才与开阔国人视野的一种手段,而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的办刊思想上新增“监督政府、倡导国民”的功能。可见其办刊宗旨突出了(       
A.学习西学B.传播文化C.开启民智D.改革政体
2024-05-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2 . 1919年7月,中国某思想家发表文章指出,“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根本解决”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其观点错误的实质是(     
A.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适用性B.攻击民主与科学理念
C.对西方文化存在全盘肯定的倾向D.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
3 . 魏源曾说:“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若官修战舰火器局,贝止需立于粤东”。并建议规定官员“不许承办船厂”,放手任民间经济自行发展的方针。据此可知,魏源的主张(     
A.开启了学习西方制度文化的大门B.旨在顺应发展资本主义潮流
C.具有民本主义和经世致用的理念D.揭示了中国民族危机的深重
2023-12-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921年4月7日出版的《共产党》月刊发表《告中国的农民》一文,用阶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论述中国农民的问题。随后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员沈玄庐回到家乡指导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并制定农协宣言和章程。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者关注中国的国情B.中国革命新道路逐渐成形
C.农民运动成为中共的中心工作D.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广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
6 . 新文化运动对孝德批判源于一篇文章《非孝》,该文作者原本是一个坚定的儒学卫道者。但经历了母亲患病后,父亲认为母亲已是必死之人,不必再花钱去治疗,父亲的冷漠让他万分失望,他一方面想帮助母亲治病,又不想违逆他的父亲,他整个人发生了转变,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的“孝”是一种不自然的、单方面的、不平等的道德。由此可见,该文章的主旨是(     
A.反对奉养父母和养育之人B.否定儒学倡导的伦理道德
C.猛烈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D.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成败
7 . 1873年出版的《普法战纪》由清代王韬辑撰。王韬称此书“虽仅载二国之事,而他国之合纵缔交情伪变幻,无不毕具。”山川地理,民俗风气,政治制度,亦无不备载,“于是谈泰西掌故者,可以此为鉴”。这表明(       
A.维新思想已经走向成熟B.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出路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有限D.资产阶级论证革命的必要性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由一国到多国深入发展。右图是由我国著名翻译家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封面。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
B.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特点
C.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
D.促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鸦片战争前后边疆史地学盛极一时。代表人物魏源先后著成《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主张将边疆的防卫、开发建设同解决国家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摆脱了传统地理学的藩篱。魏源的学术研究(     
A.体现出忧患时局的精神内涵B.超越了经世致用的研学范式
C.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的窠臼D.全面引入近代西方史地理论
2023-04-10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曾言:“战场之硝烟一散,此昙花幻现之军事内阁,即将告终,而一复其平民政治之精神,此又战后复活之世界潮流也。”他又在《庶民的胜利》中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看成是相对于“大……主义(专制的隐语)”和“资本主义”而言的“民主主义”和“劳工主义”的胜利。李大钊的这些认识(     
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B.表明社会主义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旨在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D.影响了五四以后其思想发展的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