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9 月《人民音乐》于北京创刊,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该刊以“音乐评论”为主,其中包括理论研究,音乐知识、活动、报道等内容。解放初期,音乐界围绕民族传统的“土唱法”和欧美技法的“洋唱法”展开争论。1956 年,文艺界积极贯彻“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这一思想任务,就民族传统唱法和西洋唱法的结合及发展展开讨论,最终达成“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共识。除此之外,《人民音乐》频频发表文章,探讨“音乐与政治””生活与技巧”“内容与形式”“创作与批评”等关系,一些人认为生活经验在音乐创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作曲家贺绿汀则指出体验生活“必须与具体业务相结合才能收效最大”。贺绿汀主张音乐是最需要技术锻炼的艺术,一些人则主张“当前音乐创作中政治水平不高是极其严重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试论音乐“革命化”和“民族化”"“群众化”的关系》,指导了新的艺术风向。20 世纪80年代,以“主旋律”为代表的官方艺术,以大众、流行艺术为代表的民众艺术,以“学院派”为代表的“精英艺术”三足鼎立,音乐界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摘编自张雯雯《人民音乐>与 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影响我国音乐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文艺与时代”展开论述。(要求: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说明了
A.航天技术决定了国家兴衰B.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C.中国科技已全面领先世界D.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3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这说明新中国
A.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文化工作报酬优渥
C.淡化科学领域意识形态D.建设人才资源充足
2020-09-06更新 | 1224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名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72年5月,北京市对11所高校做了一个关于学员人学前文化程度的调查,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大学一个班里,有高中文化的,也有小学文化的,老师上课只能就低不就高。由此可知,当时
A.国家重视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B.教育事业受“文革”冲击严重
C.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得到了扩大D.我国以发展基础教育为重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782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重点高中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杂交水稻问世
A.①②③B.①②
C.①③④D.②③④
7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我党(  )
A.制定了“星火计划”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C.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