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
A.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B.崇尚“天人合一”
C.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
D.主张“君权神授”
2018-09-01更新 | 419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了,正是为汉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也由此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局面。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
A.孔子的思想
B.孟子的思想
C.荀子的思想
D.朱熹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文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
A.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B.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
C.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2018-06-01更新 | 546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材料二孔子被古代帝王奉为圣人,对孔子的追封自鲁哀公始(公元前479年),直至清朝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材料三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害,定未必有利”。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而孔子则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材料四十五六世纪以后,儒学思想逐渐出现所谓“坐标转位”或“基调转换”的重大变化……若干学者也指出,这股思潮转向绝非单纯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和时代脉动的重大变迁——如商业化与都市化的急剧发展——互通声息、与时推移的产物,并影响到当代的宗教、文学以及新兴都会中的庶民文化、商人文化与女性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儒学思想的转向实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历史意义也不可不谓深远重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时期儒学受到压制,而其他时期却又加封孔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孔子与朱熹义利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转向的深厚社会基础。
2018-02-06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莱芜市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5 .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诏罪己,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思想有利于
A.限制君权过度膨胀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加强君主专制权力
6 . 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汉书》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重教活动
A.标志蜀中私家儒学教育的兴起
B.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
C.体现了王国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8 . 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这说明董仲舒强调
A.圣人要“以德治民”
B.“存天理,灭人欲”
C.欲望须符合三纲五常
D.“欲望”应有节度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
B.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
C.观测天文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天文观测只能是政府行为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思潮的形成、存在和演变都直接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思潮,本质说来,是一种政 治思潮。而关于如何对待思潮的问题,从来是一个政治问题。

——梁树发《思潮研究三题》


运用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材料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