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2 .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D.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3 . 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高僧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
A.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
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
2020-10-15更新 | 20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位大学者的诗日:“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理”。与此思想观点最为接近的是(   )
A.格物致知B.致良知
C.心即理也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5 . 新儒学思想家虽受到了—些佛教观念的强烈影响,然而新儒学基本上排斥佛教关于神和来世的观念,像古代中国人一样强调伦理道德。材料中的新儒学
A.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B.积极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
C.以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为目标D.借宗教形式传播伦理道德
6 . 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下列不属于王阳明主张的是
A.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B.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
C.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
D.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7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D.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9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020-09-16更新 | 539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家规乡约是中国古代民间自发形成的、具有道德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民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   明代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三   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同地方有着不同习俗,民风民情也千差万别,若只是以法律的方式做出统一规定,难免引起“不适”,乡规民约源于世代民众生活沿袭下来的习俗和传统,更适应本地方的现实需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刘宇《论“吕氏乡约”的社会治理作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吕氏乡约》内容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研究古代家规乡约的现实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