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此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教育上私学的兴起B.新兴士阶层的崛起
C.诸侯争霸的现实需要D.社会大动荡与大变革
2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22-06-01更新 | 105次组卷 | 42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中学、海南州贵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

材料一   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材料二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材料三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两次“思想市场”中的“救时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这种思想态度形成的背景。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的觉悟”的基本内容。
2021-10-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20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021-10-11更新 | 260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7 . 在春秋战国之际,有大批奴隶主贵族因没落被抛进了平民阶层,成了士人的一个重要来源,如《左传》云:三代帝王后裔,“于今为庶”,栾、郤、胥等大贵族“降在皂隶”,《国语》也有“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的记载。这一社会变动(  )
A.导致士人阶层演变为新兴地主B.全面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
C.动摇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基础D.客观上促进了上层文化下移民间
8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深刻影响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属于该时期的中国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尊崇佛教、兼收并蓄
2020-12-01更新 | 2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这有利于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佛、道思想的吸收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传统儒学的发展
10 . 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