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
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认为,要靠礼和道德来治理百姓。他们主张清用西周初期的体制,还指望老办法活国,就成为保守派了。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革命派,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他们不再坚持以出身贵贱和财产多少来划分社会等级,而是以道德来划分君于和小人的分野。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二   新民本思想以前所来有的力度的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途径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新民本思想在尊君和服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间海域。

——根据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解构专制一明宋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思想中“保守派"与“革命派”的具体表现,并分别举例说明战国时期儒家后继者对于这两大倾向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其政治观。

2020-07-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在评论古代某一时期思想状况时发生感慨:“这一阶段思想的特殊风貌及其大趋向和心性之学垄断的时代比起来,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最难得的是,他们的言语之间往往充盈着人道的热情,形成一股感人的张力。”这一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之际
C.明末清初
D.清末民初
4 . 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四线,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陈翠芳《中国儒学总论》

材料二   借书籍的编纂,剪除各种异端。直到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初的《古今图书集成》,也还尚能容纳各书,“直取原文,未尝擅改片语”。然而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就大不一样了,乾隆进行了直接干预……讽刺派代表作《儒林外史》不得收入。与此同时对非儒学正统的爱情作品,清统治者一律斥为“淫”,禁止刊行,如《红楼梦》就被严行禁止。故“四库全书书不全也”!

——林岷《中国文化史概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进步思想的经济因素?
(2)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分析未能开拓新路的原因。
5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封建王朝专制主义的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19-05-21更新 | 10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清初某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为政之道,必先田、市”。从上述的材料信息中可以得出
①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②他的经济思想与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相似
③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
④他的思想是对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继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018-07-04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历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道:“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


(1)结合教材所学概括黄宗羲所构建的“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为什么作者说他的思想“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材料二 明末清初谴责专制君主的社会批判思想,是从先秦民本思想和中世纪抗议君主专制的异端哲学走向近代民主、民权思想的桥梁,它为中国近代先进的人们接受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


(2)利用材料二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谴责专制君主”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2021-11-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易白沙“早岁读梨洲、船山、亭林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民国初年著《帝国春秋》,揭露历代帝王荒淫腐朽、残暴害民的罪恶。孙中山为这部书题写书名,章太炎称誉此书“神采有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反专制思想成为革命党的理论旗帜
B.“梨洲、船山、亭林”等人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C.推翻君主专制在19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共识
D.明清之际思想成为近代社会进步思想的先声
9 .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D.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2018-01-10更新 | 17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
①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挑战了正统理学
②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权
③顾炎武“众治”主张实质是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④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