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黄宗羲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猛烈批判君主专制,促进明清之际思想活跃
②矛头直指君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启蒙色彩
③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发展了儒家思想
④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顾炎武认为“王学末流不习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动荡,宗社丘墟”。

——陈翠芳《中国儒学总论》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针对当时的政治弊端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黄宗羲的上述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 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 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16、17世纪的中国“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若干思想家(要求至少列出三位),指出这一时期这股新思想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批判与创新”中“大破大立”的表现,概述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这种“创新”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所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史实。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

材料二   明代时期,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的积极应对,并不限于基层商人的层面。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同样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文化知识界出现了诸如泰州学派及李贽等进步的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个性,肯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激烈变动中的下层平民的要求,特别是反映了那些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城市市民的要求,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陈支平《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


(2)明朝中后期,西方思想及科技日渐向外传播,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面对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有哪些积极应对?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猛烈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君学”,但他和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这是东西方文明的“根本不同之点”。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摘自《李大钊全集》第1,2卷


(3)依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4)综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中,对后世最具积极影响的是当是民本思想,它萌芽于殷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先秦诸子百家当中,宣扬民本思想最积极则是儒家,其中又是孔子和孟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

——王娜《试析先秦儒家民本法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2)以顾炎武和王夫子为例说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结合材料二指出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主要区别。
2021-11-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形象地反映了
A.传统科技的兴衰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儒家思想的发展
7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7-10-01更新 | 290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2019-11-22更新 | 13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历史卷
9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过程中因时而变,下列相关阐述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早期儒学
②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③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明代,泰州学派的王艮提出了“尊身立本”思想,认为身为“天下万物之本”,人人必须知道安身,才能“立天下之本”,才能“立得天下国家的本”。这一思想
A.表明人的主体意识觉醒B.旨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D.强化了人的社会责任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