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材料一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2018-04-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问:“小学、大学如何?”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
——《朱子语类》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小学”与“大学”的主要区别(不得照抄原文),并说出其理学修养论的核心命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4 . 在谈论清初风气时,梁启超说“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清史稿》载“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陈独秀也说“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这表明末清初
A.满清政策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导致逐利盛行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了学术风气D.思想界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
5 . 《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中,贾宝玉看见袭人的两个姨表妹,感叹这样好的女儿怎么没有养在侯门大户之家。对这种“爱无差等”的“感叹”,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墨家“兼爱”思想        ②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
③是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挑战        ④说明儒家思正统地位的丧失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卷
6 . 下列哪些因素为明末清初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
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0-04-30更新 | 7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