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明清以来,中国的民主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意境深远的意思)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三中国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其固有的融合力,变外来为内在,才进入近代文化领域的。……直到“五四”时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总准则,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陈旭麓学术文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该现象出现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本质区别,并从黄宗羲所处的时代分析其思想没有“突破”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简要说明为什么直到“五四”时“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2017-09-0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二
2 .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②资本主义萌芽并得以缓慢发展   
③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④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8-03-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桃溪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文理分科考试历史试卷
4 . 在谈论清初风气时,梁启超说“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清史稿》载“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陈独秀也说“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这表明末清初
A.满清政策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导致逐利盛行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了学术风气D.思想界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
5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2018-04-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中,贾宝玉看见袭人的两个姨表妹,感叹这样好的女儿怎么没有养在侯门大户之家。对这种“爱无差等”的“感叹”,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墨家“兼爱”思想        ②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
③是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挑战        ④说明儒家思正统地位的丧失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材料二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前夜,中国思想界虽有过明清之际黄宗羲、龚自珍等思想家的民主启蒙,但专制的大旗一直难以撼动。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兴起,近代仁人志士们开始在中国掀起了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民主启蒙”。从魏源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推崇到洪仁玕的“以收民心公议”……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阶级,各自代表不同的政治派别,都有自己独特的政见和施政方案,但无一例外地共同参与了这场对民主的追求与向往。这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民主思潮从酝酿到发展,从发展到转型的变迁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主张的体现,以及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做出的“升华”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简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必然性。

2017-06-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升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8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B.西方启蒙运动思想的深刻影响
C.程朱理学失去了其统治地位
D.中国自然经济的崩溃和瓦解
9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B.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
C.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D.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
2016-11-18更新 | 5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廉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理科)
10 . 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

材料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二   原始儒家的君臣观中存在一些明显消极的因素,他们虽然在理论(人性论)上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却没有推而广之于政治层面,承认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他们没有否定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君臣、君民之间的从属关系。

——邵汉明《儒家哲学智慧》

材料三   隋唐尤其是宋明以后,儒学在中国、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都具有官方哲学地位,统治阶级用各种方式向社会灌输儒家思想,儒家伦理深刻影响了上述国家社会各个方面。

——汪德迈(法)著,陈彦译《新汉文化圈》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明显消极的因素”指什么?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3)依据材料三,儒家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的?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