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表明他
①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②强调人应该依据感觉办事
③认识到人具有社会属性
④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 .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宣扬理性主义
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
D.强调个人自由
2017-12-01更新 | 318次组卷 | 2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伯里克利死后,雅典民主盛极而衰,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政治上主张
A.治国人才必需受过良好教育B.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C.否认绝对权威D.“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
莽’这种罪恶。”下列人物,曾提出类似观点的是(  )
A.普罗塔戈拉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莎士比亚
2017·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A.孔子:“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亚里士多德:“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C.印度的释迦牟尼:“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D.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韩非和柏拉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2016-12-12更新 | 382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