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2 .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B.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C.政权更替频繁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3 . 鸦片战争后出现的“西学东渐”局面,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2015-07-30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二第一次综合理科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黻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备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困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请回答:
(1)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主张?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
(3)材料二、三有何相同的背景和目的?
(4)材料二所进行的变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故自昔惟意大里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
C.重视军事实力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而就在佩理到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以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C.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D.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