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22.8%17.5%17.2%
据此可知,当时 (     
A.某程度上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B.中外交汇促进民主共和思想深入
C.西学传播使兴办实业的需求受阻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2 .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各阶级先进力量的主张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追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提倡民主与科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变化主要缘于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B.西学的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C.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D.近代中国实现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2022-07-06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各阶级先进力量的主张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追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提倡民主与科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
B.西学的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C.向西方学习的内容逐步扩展和深化
D.近代中国实现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4 .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唯一目的是“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者;而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目的,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的条件下,徐图自强。据此可知,二者
A.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观念B.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
C.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D.学习西方目的的侧重点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B.学习西方的同时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C.国人对西学持完全否定态度D.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6 .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022-04-23更新 | 39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史新陈代谢异常频繁,下列近代言论,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全都踏倒他
②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③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8 . 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
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B.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
C.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9 . 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线索和话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百年之中,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围绕以下几儿个主题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救亡图存,第四是民主革命,第五是科学启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西学东渐的一个或多个时代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应窃其所长,夺其所侍”;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这些主张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过程说明
A.地主阶级不断探索国家出路B.西学盛行逐渐取代传统思想
C.先进理论推动了近代化实践D.中体西用能够挽救民族危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