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以下人物及其观点所体现的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 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公理之未明, 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之一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学习西方,救亡图存B.广启民智,自强求富
C.暴力革命,实现共和D.实现工业化,与西方商战
2 . 某洋务派官员上奏说:“因思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现在上海、浙江等处讲求轮船各项,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工夫,即学习皮毛,仍无裨于实用。”由此可见,他意识到(     
A.融合中西文化的可行性B.进行全面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C.创办近代实业的紧迫性D.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3 . 据如表可知,洋务运动
1861年经恭亲王提议,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
1862年经恭亲王提议,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1866年左宗棠开设福州船政局,附设一船政学堂。
1872年经曾国藩和李鸿章提议,清政府派遭30名少年学童赴美国留学,李鸿章开设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开功水师学堂,并奏请批准铺设铁路。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系统地学习了西方近代文明D.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2022-05-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史学家认为“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该观点认为“中体西用”
A.使封建文化形成新质文化肌体B.促进近代文化转型的作用有限
C.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模式D.阻碍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
2022-03-09更新 | 31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依据下面表格,推动表格中这一重大教育变革的人是
首年认真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至于汉文儒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米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A.地主阶级爱国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64年,总理衙门资助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奕䜣看到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但认为“中国自有体制,未便参阅外国之书”;曾纪泽也说,中国“睦邻绥远之道,亦未必与公法处处符合。”从中可以看出
A.国人深知国际法知识B.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流行
C.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D.晚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
2022-02-19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1866年,清廷发生“同文馆之争”。奕䜣奏请在京师同文馆中添设“天文算学馆”,拟在科举制名下的秀才、举人中招生,这引发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倭仁强调“西学”可以由外省的俗人去讲,京城的士大夫、官宦和皇帝千万不能讲。这场争论
A.危及到了清朝统治B.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C.促使西学深入人心D.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
8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1850-1899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教育、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传播中断B.维新思想得到较快发展
C.学习西方受到实用观念影响D.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晚清时代,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其意在
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B.反思洋务运动得失
C.阐释中体西用内涵D.比较中西政治制度
2022-01-09更新 | 45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眉山、遂宁、雅安、自贡、内江六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10 . 1861年,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招收学童学习外文,翻译外国自然科学和技术书籍。同时,选派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深造。这些举措旨在
A.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思想B.培养洋务运动所需实用人才
C.推动中国文化的近代化D.学习西方改革中国教育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