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如表为学者统计的1871—1909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书籍统计表。这反映,该时期(        
学科分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农学工艺制造军事科学船政、工程、矿学
数量21种37种23种28种41种30种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洋务派旨在学习西方技术
C.开始主动学习西学D.科学救国跃居为主流思潮
2 . 如表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部分)简表,据如表可知,当时的新式学堂
类别年代学堂名称地点创办人
外语学堂1862京师同文馆北京奕
1863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李鸿章
军事学堂1887广州陆师学堂广州张之洞
1890南洋水师学堂南京曾国荃
技术学堂1867福州船政学堂福州左宗棠
1887台湾西学堂台湾刘铭传
A.取代了传统教育的地位B.得到了社会大众广泛支持
C.坚守“西学中源”思想D.具备了近代职业教育特征
3 . 李鸿章曾对人说:“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即卤莽,甚少不误国。公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这表明其办洋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改变保守的官场风气B.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C.维护清廷的封建统治D.激发学习西方的热情
2022-03-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完成《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恭亲王奕䜣奏请资助印行。后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它标志着源于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这表明清政府
A.固守“天朝上国”观念B.推动国际法的广泛传播
C.接受西方国际交往法则D.效仿西方实行以法治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4年李鸿章提出:“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陆可恃”,左宗棠也认为:“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以上主张
A.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B.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D.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77次组卷 | 10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B)试题
8 . 19世纪60年代,经过外战屈辱和内乱震荡带来的思考,满清地主阶级的一些开明官员开始平等地对待以前视作夷狄的西方侵略者,甚至开始有意识地适应条约制度,尝试在中西合作的背景下,重建受到冲击的社会秩序。这一变革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B.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促使政府放弃传统的宗藩体系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9 . 19世纪70年代出使欧洲的刘锡鸿认为,英国确实没有残暴不仁之政,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曾来过中国“得闻圣教所致”,大清要富强,完全不必向他们学习。这表明刘锡鸿
A.固守“中体西用”思想B.更加关注政治制度改革
C.坚持传统的“夷夏”观D.否认英国政体的进步性
2021-04-1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留美幼童剪掉辫子、穿上西服的现象。清政府认为其言行举止受美国同化“而渐改其故态,不合礼仪、满身恶习”,而促使其“凄然回国”。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服饰成为反清斗争的符号B.清政府停止派遣留美幼童
C.西化与传统之间矛盾重重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