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洋务派同改良派的“变”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但是,比之布新,除旧更难。因为它会打破大大小小的旧饭碗,从而把代表私人利益的仇神招来。当它与历史的惰性合流之后,又会成为护旧的力量。该学者旨在说明当时(     
A.守旧势力根深蒂固B.社会思想新旧杂陈
C.除旧革新已成定势D.中体西用观念仍需更新
2022-11-30更新 | 48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洋务运动期间出现的部分书院及开设的课程。据此可知
尊经书院(四川)尚未开设西学课程
正蒙书院(上海)中西学兼课
格致书院(上海)以西学西艺为主
万木草堂(广州)传播维新思想为主
A.科举取士倾向实用人才B.近代教育模式遍及全国
C.教育理念呈现新旧杂糅D.维新思想传播蔚然成风
2022-05-09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段考历史试题
3 . 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完成《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恭亲王奕䜣奏请资助印行。后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它标志着源于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这表明清政府
A.固守“天朝上国”观念B.推动国际法的广泛传播
C.接受西方国际交往法则D.效仿西方实行以法治国
4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治世主张;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由此可知,他们的主张
A.适应了实业救国的需要B.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C.弥补了洋务思想的局限D.冲击了盲目排外的思想观念
2021-11-21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
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2021-10-07更新 | 5000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在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在忧患意识的指引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探寻强国之路,其中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8 . 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则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成为时代主流B.西学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
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强D.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得到发展
2021-05-22更新 | 42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9 . 魏源在《古微堂内集》中明确提出”治天下国家“的概念,怎样治理国家?他提出了两个关键词:一是“师夷“,二是”变古“。受到魏源这一思想影响,晚清时期先进中国人最初在实践上的探索是
A.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根据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记载的留英学生的课程表绘制。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留学教育
A.注重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B.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模式
C.缺乏理论与实践间的密切结合D.根本转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
2021-05-07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