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被糊的“屋子”及所用的的“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D.清朝封建统治   养兵练兵之法
2 .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推动清末新政以维护统治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大力倡导思想文化革新
3 . 依据下面表格,推动表格中这一重大教育变革的人是
首年认真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至于汉文儒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米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A.地主阶级爱国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4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选项能论证该观点的是
A.天朝上国的社会观念开始受到冲击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
C.顺应时代潮流的求变思想日益增多D.学习西方的观念成为国人一致选择
2022-01-20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4年李鸿章提出:“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陆可恃”,左宗棠也认为:“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以上主张
A.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B.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D.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6 . 1861年,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招收学童学习外文,翻译外国自然科学和技术书籍。同时,选派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深造。这些举措旨在
A.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思想B.培养洋务运动所需实用人才
C.推动中国文化的近代化D.学习西方改革中国教育体制
7 . 17-19世纪中期,“治生”、“人欲”、“私利”、“士而商”、“夺洋商之利”、“贾道”等词语先后常见于很多士人的言论和著述之中,甚至有学者努力践行之,并取得很大成就。这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
A.传统思想观念出现新变化B.政府抛弃了重农抑商思想
C.列强入侵导致士大夫分裂D.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严重
2021-08-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新课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77次组卷 | 10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70年代,《申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之人感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纵有能识之、能开之者,也遭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而后已”。由此可推知
A.传统观念束缚新产业的发展B.社会论无视西方文明的价值
C.近代环保思想在华迅速传播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2021-06-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新式学堂大量创办,多数学堂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口号,但学堂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新学堂的创办者
A.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陌生B.全盘否定儒家思想文化
C.均是接受西方教育的留学生D.以“中学为体”应对保守派攻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