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其主要意图是
A.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B.提倡民主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C.彻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2020-05-06更新 | 123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中国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愈”“温和进补”“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对应以上四种疗法的思潮是(        )
A.开眼看世—中体西用—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B.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D.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钭学—毛泽东思想
4 .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二 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张树声《遗折》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
(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
2020-03-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空中课堂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D.推动思想文化革新,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聘请梁漱溟到北京大学自由讲授孔学,筹建“孔子哲学研究会”,倡导儒学复兴运动。这一做法
A.阻碍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B.纠正了激进派的偏激做法
C.试图恢复儒学的主流文化地位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 . 历史概念的变迁。

“西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概念,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书·西域传》提及西域,包括西域都护府管辖下的今新疆地区,以及大月氏(中亚古国)安息(西亚古国)等广大地区。《后汉书·西域传》提及的范围扩展至大秦
宋代开始出现“西洋”一词。元代《中庵集》曾提到“西洋”,后人考证是指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元代《冀越集记》称:“广州舶船出虎头门始入大洋……西洋差远,两岁一回”
清初,张潮的《昭代丛书》中收入了来华传教士南怀仁编写的《西方要纪》一书,称:“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
1918年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中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时说:“国际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现在我们知道了,情况并非如此”


阅读上述材料,对中国人“西方”概念的变迁进行解读。
8 . 19世纪中后期,西方民主观念逐渐传入中国,“议会、民权、自由、宪政、权利”等成为热门词汇。清末民初,“革命、共和、民主”等成为流行词。五四时期,“自由主义民主”“革命民主主义”等词语成为新宠。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西方民主体制被照搬到了中国
B.民主流派众多干扰了救亡道路的抉择
C.实现共和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D.民族危机加剧推动了民主观念的变化
2020-01-25更新 | 47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褒扬条例》,规定了表彰孝行节妇的条款;后又有颁发《祭孔令》、举行祭天活动和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等活动。由此引发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
A.“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近代有人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吾人最后之觉悟”指文化的觉悟,为此,先进中国人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和“求富”B.“扶清灭洋”
C.“民主”和“科学”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020-01-17更新 | 31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