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
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8年5月,受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的徐悲鸿作了题为“中国画改良之方法”的演讲,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这一认识
A.存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片面性
B.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C.顺应了浪漫主义文艺的新风潮
D.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倾向
3 .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视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在1939年胡适担任驻美大使时,却为孔子思想正名:“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胡适立场前后迥变的最大原因是
A.孔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已被世界所认同
B.彻底否定孔子思想不利中国人民抗战
C.对儒学批判不彻底导致复古思潮出现
D.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及其实用思想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7-18世纪启蒙运动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
19世纪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展
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1898年6月戊戌变法开始
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911年武昌起义
1978年21月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语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 .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他甚至进一步提出“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观点。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根基,居功至伟B.切中时弊,建议合理
C.矫枉过正,全盘否定D.顺应潮流,敢为人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到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占据绝对优势,乃至我们文化自信渐渐渍散,国人产生文化自卑心理,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思想的守旧、文化的过时。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在学习西方制度文明的路径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反传统的思潮,并被一部分知识分子所接受。文化不自信、文化自卑的论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历史虚无主义。二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断寻找植根于中国国情与优秀文化的道路。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自信一点一滴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

——摘编自袁宏禹《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2-10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日本全面侵华后,胡适说:“当今之世,日寇欺人太甚,再这样下去,国将不国,还谈什么研究问题、科教救国!当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全国同心,把日寇赶出中国!”胡适思想的变化
A.反映了其思想摇摆不定前后矛盾
B.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C.因阶级立场的变动而发生改变
D.具有合乎社会环境需要的合理性
8 . 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主张大力弘扬封建礼教B.仍受旧思想的严重束缚
C.并未全盘否认传统文化D.发现西方文化存在缺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启蒙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是在民族存亡的压力下有识之士为国家寻找出路而选择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启蒙知识分子在启蒙者和救赎者的双重角色中,所追求的现代理念和现代制度,以及现代文明,最终在‘救人’与‘救国’的双重诉求中走向‘国’”这是中国近代启蒙和现代化的独特之处。救亡的目的性导致启蒙思想没有成为启蒙者的政治信念,没有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理论精神,而是使之服从于救国的政治情怀,把它用作达到外在治国平天下政治目标的工具。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看法,并予以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顺应社会时局变化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
2019-12-27更新 | 806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天立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