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B.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C.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D.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2019-01-08更新 | 251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它
A.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B.以民主、科学为其主旨
C.歌颂了十月革命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4 . 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C.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
D.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
2018-12-18更新 | 299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
A.共和政体不断发展完善
B.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终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关于新文化运动,《重说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人没有语法不科学,书写说话都不科学,太不像话,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来书写。当然最激进的方式就是把汉字废了算了,干脆用拼音字母。”该言论表明新文化运动
A.偏离了反封建专制的初衷B.实现了中西文化合理交融
C.具有强烈的全盘西化色彩D.过分强调文学内容的改良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刊载了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下列对材料不正确的是
A.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8 .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久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下列人物及其历史活动符合马克思这句话内容特点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康有为维新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
A.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否定
B.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C.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
D.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
10 .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选项最能完整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